专业领域

AREA OF EXPERTISE

在线咨询

ONLINE CONSULTATION

低价买卖房屋损害他人利益,合同是否有效?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时间:2017-09-12

低价买卖房屋损害他人利益,合同是否有效?

【案情回顾】

原告赵先生诉称, 2003年被告吴先生取得了经济适用房购买指标,被告同意将该指标让给原告,原告出资购买,并以被告名义办理贷款,由原告偿还按揭贷款。房屋可以办理过户登记时,将房屋过户至原告名下。原告以被告名义签订合同后,支付了首付款并偿还按揭贷款。房屋交付后一直由原告居住使用至今,并由原告支付物业费、取暖费等全部费用。  2013年,被告突然提前向银行偿还全部贷款7万元,并取回房屋所有权证。

被告乘原告外出期间将房屋假卖给被告孙先生,被告吴先生还诉至法院要求原告腾退涉案房屋,法院均判决驳回了被告的诉讼请求。孙先生明知房屋存在争议仍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买房屋。现原告委托北京专业房产律师孟博律师诉至法院请求:确认被告吴先生孙先生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被告吴先生辩称,二被告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合法有效,并已履行完毕。

被告孙先生辩称,我通过支付相应对价取得房屋,该合同不存在无效的情形。

 【律师观点】

在本案中,孟律师接受原告的委托,代理其参加诉讼。

孟律师认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二被告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否属于我国合同法里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及原告对该房屋是否享有合法权利。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关于原告是否对该房屋享有合法权利,原、被告曾对此就该房屋权利归属问题对此诉至法院,法院的判决也认定了该房屋存在争议,原告居住该房屋不属于无权占有。

对于房屋的实际出资人和名义购买人的问题尚有争议,被告吴先生在明知房屋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将房屋出卖给他人,实属不当。该房屋的原始购房发票、办理产权证的税费单据等购房手续的原件均由原告持有,房屋的按揭贷款的还贷存折原件也在原告处保存。本案中,二被告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房屋交易价格为140万元,房屋的交易价格明显低于同等地段同类房屋的市场交易价格。并且房屋交付后一直由原告装修居住至今。根据以上案情分析,可得知被告孙先生与被告吴先生恶意串通,损害原告的合法利益,二被告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不应有效。

 

【法院审理】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决

确认二被告于2016118日签订的《存量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上一篇: 夫妻财产在分家析产时是否可以互相处分?

下一篇:延迟履行无法履行合同,违约金如何处理?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