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房屋所有权人没有城市房屋所有权人持有的房屋产权证。农村房屋所有权人能用来证明自己对房屋享有所有权的证书一般是当地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颁发的宅基地使用证书。这个证书只能证明被该证书记录的人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而不能明确宅基地之上的房屋所有权。因此,对于农村房屋的继承往往争议较大,那么农村房屋继承纠纷的时效有多长?过20年继承纠纷是否能再次起诉呢?
一、农村房屋继承纠纷的时效
农村房屋继承案件中,普通诉讼时效是2年;最长诉讼时效是20年。
诉讼时效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对房屋的继承权受到侵害时起计算;诉讼时效因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限从新计算。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诉讼时效从中止事由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20年的诉讼时效从继承开始时计算。
二、过20年继承纠纷能再起诉吗
公民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害的,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三)项、第一百零八条、第一百零九条、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向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继承法》第八条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条指出:“自继承开始之日起的第十八年至第二十年期间内,继承人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的,其提起诉讼的权利,应当在继承开始之日起的二十年之内行使,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行提起诉讼。”